最新消息本會簡介課程及講座 講者簡介成為會員 智理文化出版下載區文獻聯絡我們


六慧管理

陰陽五行思想與中華文化
中華智慧管理學會會長彭泓基

2008年6月
(注:此為筆者博士課論文之一,亦為2009年春新作《六慧管理》一書其中一章)

 

1.文化與宇宙觀
文化創造是精神歷程的展現,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是先哲們智慧的累積與承傳。文化的創造,是意顯現為象,象著明為言的過程。意是體,象、言是用。人類總是先有了某種體驗,或某種意,才去創造表達無形的意(體驗)的、有形的象和言,使意(體驗)得以顯現。基於不同的經驗、體悟、根源、環境和歷史的發展,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宇宙觀,從而發展出一套特有的哲學、思維、制度和應用的方法。這種原始的宇宙觀,又往往可以從它們的古代神話、歷史與典籍中尋出端倪來。

2.中國人的宇宙觀與陰陽五行
要明白中華文化,必先瞭解中國人的宇宙觀。它根源于中國人對人類所生存的宇宙,以及此宇宙與人生間之關係的認識和信仰。中華文化重人文精神,建基於人生的修養,中國人看事情,喜作一個圓,把宇宙看成是一個整體,一個不斷運行、在動態平衡中保持和諧的巨大系統,其中有無數的系統(太極)和小系統。把宇宙簡單地分為天、地、人三個重要的部分,稱為“三才”。

這個“宇宙系統”最外的一圈稱為“天”。它包含了宗教與科學,同時兼有主宰與自然之兩義,分為:(1)可知的、形而下的元素,如天體天象與日月星辰;及(2)不可知的、形而上的“天命”和“天理”,相互融和。形上難知,形下則易知。相對地,在西方的文化裡,宗教的上帝與科學的大自然間,往往存在著某種衝突與矛盾,融和不易。

中華文化看天與地,實同為一體。與“天”相對來說,“地”是屬於形而下的。所謂:“氣之清者,上而為天;氣之重濁者,下而為地。而有天地,乃有萬物,萬物在天地之內。”其中又包含著:(1)有生物,如動植物與人類;和(2)無生物,如土地、山河等。在這個巨大的系統中,“天地人”三才和諧地並存、依靠著陰陽二氣的互動交融,產生出萬物的現象。《道德經》第42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種“和”,為萬物不斷在流動與變化中的現象,而不是固定而可加以分割的。遂產生了“五行”的概念。“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是指在萬物中有五種不同的方式在不斷的流轉變化中。它們的特性如下:

金:向內收縮
木:向外放散
水:向下
火:向上
土:平鋪若無所向

宇宙萬物的變化,不出這五種方式,所以稱之為“五行”。中國人的陰陽五行,是把氣之陰陽歸入天地界,而把金木水火土歸入萬物界。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在五行中,只有木是有生物的,但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有生無生,雖然可分,亦可不嚴格分,亦無須刻意地分。把木列入五行,因其在萬物變動轉化中佔有某一特有形式而言。

物存於天地間,而有生命與無生命之“物”,同包涵在天地圈內之萬物,一氣相通。陰陽二氣與五行,表現在萬物的變動轉化中,在陰陽中有五行,在五行中有陰陽。在中國人的宇宙觀念中,最重要是在觀其化,又進而觀其生,故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在萬物中有生命,也是天地之一化,而生命本身則即是天地大德的表見。人亦是萬物中的一物,存在於有生命之“物”中。人有心靈、性靈,物也有靈,而人為萬物中之最靈,來自天地之神靈。而人最能表達此神靈,於此更見人即是天,天人合一。即合一在此靈之上,而益見宇宙之所以為神而不可測。人之靈,最易見的地方在其心,所以在生命圈內自成一個“心靈圈”。

由是,生命界改造了自然界,或者說,是由心靈界來改造了自然界。自從有了為萬物之靈的“人之心”,人類文明的發展,大大改造了天地自然界,近世紀則更甚,已遠非原先之自然界。‘人造物’,改造自然,皆因人心作用使然。人類的生命與心靈在自然界中,亦有陰陽兩面,一面在建造,一面在破壞。人類文化日益進步,而自然環境卻日益受到破壞。所以老莊要人歸真守璞,重返自然,而不贊成人類文化之無限向前。

人心是從自然而來的。心與物交,是憑我們人心之靈,來改造自然物,以備人生之用,此亦是自然。是一種天理,一種天命,其事皆由天。人之心靈改造萬物的背後,還是有天地自然在主宰、在領導。人各有心,物各有心。心不能封閉在內,必然要向外通流。人主要用語言,於是感情日益豐富、知識日益精明、心與心之交流相通,日益暢遂。從物質文明,進化至科技與精神界的現代“人心”、如電子世界、互聯網、影像等。此精神界,即心世界,實仍在宇宙自然界、物質界中,相互融為一體,不能跳出此自然宇宙而獨立存在。所以中國人的文化終極理想,稱為“天人合一”,可以說是人類文化與自然之合一,從自然而來,亦須回歸自然去,是一個共生的和諧與相互融合的整體系統,若非如此,無節制地破壞自然環境,則會失去平衡,後患無窮。

人性乃由天賦,故曰“天性”。中國人以“仁者”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故能對天地間萬物一視同仁,天地之於萬物則亦一視同仁,共存共榮。是以儒家提倡“大同”的理想世界;道家則貫切“天人合一”的精神。不斷的伸張欲望和強調發展,只會帶來更多的破壞和災難。所以人必須要索本尋源,以中庸之道,配合自然的法則,保持生態平衡,才能建立和諧的社會,共用繁榮。(圖1)

 

圖1
圖1:中國人的宇宙觀

 

3.《周易》的陰陽概念
《易經》是古代占筮用書,簡稱《易》,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關於它的作者和寫作年代,眾說紛紜。舊說伏羲作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今人據《周易》所反映的史實、所表現的思想以及語言特點、與他書的關係等分析,多認為是西周末年卜筮之官根據舊筮辭編撰而成。它主要闡述宇宙事物間的矛盾與發展,如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等觀點,具有樸素的辯證因素,但也有一些唯心史觀的論述。

《周易》被稱為群經之首、三玄之冠、中華文化的大道之源。推天道以明人事,又云:“易之為書也,不可遠…..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中華民族的先哲們察天地萬物的陰陽變化,從而累積的宇宙觀和智慧。主要是從陰陽互動闡釋宇宙之道,從而推演出一套複雜的哲學和思維系統與演算方法。後世的哲學、玄學與預測學,多以此為基礎。

所謂《易道》的陰陽變化,其實是一種天地萬變化的《波浪哲學》,從常見的《太極圖》(又名《雙魚圖》,圖2),可以體會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不斷在轉化中的動態系統。

 


圖2:永遠不斷在轉化中的陰陽系統

 

在陰陽兩種力量的交替互動中,對一切事物的轉變形成了一個個明顯的波浪,生生不息,否極泰來,禍福迴圈,周而復始。(圖3)

 


圖3:《易道》的波浪哲學

 

試舉一個從歷史角度看陰陽變化的例子。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卷首的名句“天下大勢,久分必合,久合必分。”從中國歷史朝代興替與分合的轉變中,可以看出這種陰陽變化的迴圈交替(圖4):

 


圖4:歷史朝代的分合

 

4.陰陽五行的基本概念
商代《五方說》:東南西北中的方位概念;把春夏秋冬四時風雨氣候變化與方位聯繫起來觀察,發現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到西周的《五材說》:“水火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滋生也,是為人用。”

“五行學說”是從《五方說》及《五材說》發展起來的。人們認為“金木水火土”是構成和滋生萬物的基礎。《五行》最早出現在《尚書。洪範》,從五行的功能,推理五季、五方、五氣、五材、五臟、五色、五味等。在五行學說中,有一定的假設和推理:

(1)事物內部有一定結構,並與整體與外界聯繫。反對孤立地研究事物。
(2)一切事物的內在結構與發生有共同的根源,因而存在普遍的相似性,並具有同意的結構形式(即五行)。
(3)五行系統具有保持動態平衡的能力。

它的思維強調整體平衡和調節、迴圈反照、相生相剋的哲學概念。戰國後期,逐漸形成了《陰陽五行學派》,由鄒衍所宣導,由春秋戰國至兩漢,最為興旺。

陰陽五行的哲學思想究其根,是一種樸素的對立統一理論。它起源於人類對自然界中一些顯而易見的矛盾現象的觀察和概括。它認為宇宙萬物到處都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趨勢和力量,這兩個對立方面一方具有陰性特徵,一方具有陽性特徵,它們彼此排斥又互根轉化,由此演生出多彩多姿五顏六色的自然界。陰陽學說力圖用陰陽的對立統一來說明宇宙萬物運動的源泉,運動的最基本的形式,以及萬事萬物形成和毀滅的原因。


圖5:五行相生相剋

5. 陰陽五行概念考釋
陰陽五行在中國哲學史上有很大的影響。從方法論的觀點看,它基本上屬於系統性思考的表現。古代的思想家把這個系統架構作出多方面的應用。例如歷史政教、醫學、命理等。“陰”原指“雲蔽日而暗”,“陽”則為“太陽之明照”。“陰陽”二字連貫在一起,最先大抵見於《詩經。大雅》的《公劉第五章》:

「馬公劉,既溥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濕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幽居允荒」。

《莊子。天下篇》中說:

“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

近代學者認為五行說是出於戰國後期。在《尚書》的《甘誓》及《洪範》二篇已言及五行,而《洪範》更詳列五行之目。《甘誓》一向被認為是夏書,而洪范為商書。《甘誓》提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而《洪範》則謂:

“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敘」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絲堙洪水,泊陳其五行“

又謂: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庚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梁任公認為《甘誓》裡所提及的「五行」,是指「五種應行之道」。至於《洪範》所謂的“五行”,「此不過將物質區為五類,言其功用及性質耳」。他又認為“五行生剋”說始于燕齊力士。至於《墨經。經下》謂:「五行毋常勝,說在宜」。
意謂「此五種物質無常貴,但適宜應需則為貴」。同樣,《荀子。非十二千篇>也提及五行,表明五行說已流行於荀子時代的儒家之中。但在釋義上,往往有所分歧。

在漢代以前的思想中,“五行”一詞是多義的。例如:

  1. 五行乃指物種重要的行為方式或行為原則。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是我中天地之行,應行之道。
  2. 五行乃指物質的五種性質。
  3. 五行是指自然界中提供人類生活的五必須物質條件。
  4. 五行是分類的五種基本原則。如五味:咸、苦、酸、辛、甘,已分別列入水、火、木、金、土中。又如季節、音律、方位等。

A.鄒衍的陰陽五行說與歷史興衰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記載戰國時的鄒衍把“陰陽”與“五行”配合而立論,說:“及深觀陰陽消息而怪迂之變”,“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他始創用陰陽五行配合天文而論吉凶,其“五德轉移”說主要用五行相剋為原則來詮釋歷史的興衰與朝代的轉替,《史記》《封禪書》云:
“秦始皇既並天下而帝.或曰「黃帝得土德、黃龍地寅(蟲)見。夏得木德,青龍止於郊,草木暢茂。殷得金德,銀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鳥之符。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獵裡龍,此其水德之瑞」。於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
B.陰陽五行與陰陽家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的諸子略中,認為陰陽家的起源是: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曰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於小數,合人事而任鬼神」。
班固說明陰陽家乃出於古代羲和之官,是掌天地四時之官,按照天象的日月星辰之運行而逐步推算曆法,定出四時節令。而陰陽家除了與天文、曆法及氣象有關之外,也有論及軍事的,並有試圖從天象以觀吉凶,推天道以明人事。與其說“陰陽五行說”是迷信,倒不如說陰陽五行的架構乃中華文化中科學思維的初階,把五行概念應用於不同的範疇,用以分析各事物的種類和相互的關係。(圖6)

 


圖6:五行分類表


例如周幽王二年,伯陽父用陰陽原則解釋地震的現象:
“伯陽父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以鎮陰也;陽失而在陰,川源必塞,源塞而國必亡。”

如果《國語》這段話確有其事,那麼,遠在西元前八世紀的西周末年,伯陽父就使用陰陽這個原則來推理和解釋地震及國家的吉凶了。周太史伯陽父認為,天地之氣原是有一定結構的,如果這種結構錯亂,失去均衡,就會出現問題。例如,當陽氣失去調節而在陰氣之下,則河川的水便受阻塞;如果陽氣潛伏著不能溢出,陰氣在地下也不能蒸發,就會有地震。地震與水災,都屬自然之災,這些災難當然會使人民遭殃與社會不安,從而推斷周室會亡。因此,伯陽父對地震的解釋不能算是迷信,只是他的解釋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來,非常不充分,不夠嚴謹。但在那個時代來說,這種思考方法已是掌握合理思考的開端了。不過,如果在解釋經驗事象時,我們作了太多的假定,而又不嘗試對這些假定做合理的解釋,在現代社會看來,便會跡近迷信,是以“陰陽五行”的思維架構,亦因而被現代人所忽視和誤解。

C.漢董仲舒的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說到了漢代,已成為非常流行的思想架構,例如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准南子」的 「天文訓」、「墜形訓」、「時則訓」、「主術訓」等。此外,還有「白虎通」、「黃帝內經」。如果也把「管子」書中的「四時篇」及「五行篇」也列為漢人之著作,則陰陽五行說可謂漢代之顯學。以上各書中所牽涉的陰陽五行思想,其中最具理論價值的是「黃帝內經」的七大論。董仲舒在漢代學術界中的地位至為重要,他的學說主要是視陰陽五行為「天道」,認為人之政教皆要合符此天道。所以,他的觀點基本上乃是一種天人相應說。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對》篇中向河間王解釋孝經所謂孝乃“天經地義“的道理:

「河間獻王問溫城董君曰:『孝經曰:夫孝,天之經,地之義,何謂也」。對曰: 「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火為夏、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秋主收、冬主藏。藏,冬之所成也。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長之;父之所長,其子養之;父之所養,其子成之。諸父所為,其子皆奉承而續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盡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五行也。由此觀之,父授之,子受,乃天之道也。故曰:「夫孝者,天之經也,此之謂也」。王曰:『善哉,天經既得聞之矣,願問地之義」。對曰:『地出雲為雨,起氣為風。風雨者地之所為。地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於天命。若天命者,故曰:『天風天雨也,莫曰地風地雨也。勤勞在地,名一歸故天。非至有義,其就能行此?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謂大忠矣。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貴於土。土之於四時,無所命者,不與火分功名。木如春,金名秋,水名冬。忠臣之義,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貴者也,其義不可以加矣。五聲其貴於宮,五味其美於甘,五色莫貴於黃,此謂孝者地之義也」。王曰:「善哉」」。

在西方哲學史上,有所謂「自然秩序」說,儘管不同的哲學家對「自然秩序」有不同的解釋,但是,我們可以籠統地指出「自然秩序」是相對於「人為秩序」而言,它基本上是指客觀而外在的世界規律而言。董仲舒的五行說其實也是屬「自然秩序」說,認為人的行為及政教都要合符這種世界的秩序。

五行乃指木、火、土、金、水。木為春,主生;火為夏,主長;土為季夏,主養;金為秋,主收;水為冬,主藏。由於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X生Y就好像父生子的關係一樣,因而木生火就猶如春為父而夏為子,火生土就猶如夏為父而季夏為子,土生金就猶季夏為父而秋為子,最後金生水便猶如秋為父而冬為子。又因為在自然秩序中,春主生而夏主長,故落在人際關係上,就是「父之所生,其子長之」,其餘便由此而類推。總言之,就是「諸父所為,其子皆奉承而續行之」,這其實即以人道合符天道,亦即以人為秩序合符自然秩序。

至於“地之義”,他認為風雨原是地之所為,但我們說“天風天雨”,表示地不居功,把功勞歸於天。這是源于《易經》《繫辭上傳》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像,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在五行說中亦然,土是火之子,為卑下,土的功勞至大,但他卻不屬春夏秋冬四季,這就表示土不與木火金水在四時中求名份(功名)。可見土也像「地」一樣不居功,於是,他就把土與地比擬於忠臣幸子。他又在「五行之義」篇說:

「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終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後,土居中央。此其父子之序,相受而布,是故木受水而火受木,土受火,金受土,水受金也。諸授之者,皆其父也;受之者,皆其子也。常因其父以使其子,天之道也。是故木已生而火養之,金已死而水藏之,火樂木而養以陽,水克金而喪以陰。土之事矢,竭其忠,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五行之為言也,猶立行歟,是故以得辭也」。

在這裡的所謂「天次之序」,就是上述的「自然秩序」。在這樣的自然秩序中,把授與者視為居父親之位,把接受者視作居兒子之位。由於繼承春天(木)的就是夏天(火),這在五行就是木生火;而秋天(金)過去,冬天(水)即來,這在五行就是「金死而水藏之」,就像忠臣孝子的行為,五行乃“五種行為規範”的意思。從五行相生的自然秩序而論證與相應倫理秩序,就是“天人相應說”的基礎。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並以官職間的互相作用而說明五行的相生,對現代管理於企業內的運作很有參考價值。《五行相生》篇全文如下:

「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閑相勝也,故謂治,逆則亂,順之則法。

東方者木,農之本。司農尚仁,進經術之士,道之以帝王方路,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執規而生,至溫潤下。知地形肥蹺,美惡立事,生則因地之宜,召公是也。親入南畝之中,觀民墾草發淄,耕種五穀。積蓄有餘,家給人足,倉庫充實,司馬實穀。司馬本朝也,本朝者火也,故曰木生火。

南方者火也,本朝司馬尚智,進腎聖之士,上知天文,其形兆未見,其萌芽未生,昭然動見存亡之機,得失之要,治亂之源,豫禁未然之前。執矩而長,至忠厚仁,輔翼其君,周公是也。成王幼弱,周公相誅管叔蔡叔,以定天下,天下既寧以安君。官者,司營也,司營者土也,故曰火生土。

中央者土,君,官也,司營尚信。卑身賤體,夙興夜寐,稱述往古,以厲主意。明見成敗,微諫納善,防滅其惡,絕原塞巢,執繩而制四方。至忠厚信,以事其君。據義割恩,太公是也。應天因時之化,威武強禦以成。大理者,司徒也。司徒者金也。故曰…土生金。

西方者金。大理,司徒也。司徒尚義,臣侍君,而眾人侍父。親有尊卑,位有上下,各司其事,事不輸距。執權而伐,共不苟克,取不苟得,義而後行。至廉而威,質直剛毅,子胥是也。伐有罪,討不義,是以有姓附親,邊境安寧,寇賊不發,邑無訟獄則親安。執法者,司寇也。司寇者水也,故曰金生水。

北方者水,執法,司寇也。司寇尚禮,君臣有位,長幼有序,朝廷有爵,卿黨以齒,升降揖讓,般伏拜謁,折旋中矩,立而罄折,拱則抱鼓,至清廉平,賂遺不受,請謁不聽,據法聽訟,無有所阿,孔子是也。為魯司寇,斷獄屯屯,與眾共之,不敢自專,是死者不恨,生者不怨,百工維時,以成器械。器械既成,以家給司農,司農者田官也,田官者木,故曰水生木。」

五官以司農為木,司馬為火、司營為士、司徒為金、司寇為水。由於司農的工作與田野植物不可分,故以司農為木。召公可能做過司農的工作,董氏謂召公「親入南畝之中,觀民墾草發淄,耕種五穀。積蓄有餘」,結果「家給人足」,「倉庫充實」。這樣就使到司馬有「實穀」(有穀物可應用),而司馬為火,故謂木生火。

司馬乃指負責軍餉之官職,與戰爭有關而屬火。木生土是因為司農(木)的盡責而使倉庫充實,結果負責軍餉的司馬才能有所得。同理類推,司馬(火)的作用影響「司營」,而司營為土,故火生土;司營的任務影響司徒,而司徒為金,故土生金;司徒的作風為人要「至廉而成」,質直剛毅,這就幫助了負責執法的司寇(水),故金生水。司寇若能「斷獄屯屯」,則「百工維持,以成器械」。器械造好之後,司農就有工具可用,而司寇為水,司農為木,故「水生木」。

同理,他又應用於帝王之道,這種五行對人事的推論,旨在勸戒君臣要勤於政務,關心民疾,忠於職守,不要怠墮、沉迷于逸樂,順應天時,方能長治久安。

D. 白虎通的五行思想
西漢把經學立為學官並相傳甚廣。漢劉宣帝劉詢在西元前五十一年就曾召開過一次經學會議。而二十一年後,東漢建初四年,漢章帝劉炟在白虎觀召開一次長達數月的經學會議,諸儒會白虎觀,論古文經與今文經,講五經異同,並由班固根據這次會議的議論整理而成《白虎通義》(又名《白虎通德》),總結多年來的爭論。其間對“五行的意義”有如下斷語:

「五行者何謂也?謂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為天行氣之義也。地之承天,猶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其位卑。卑者親事,故自同於一,行尊於地也o尚書:『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陰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為言准也,養物平均,有準則也。木在東方,東方者,陽氣始動,萬物始生。木之為言觸也,陽氣動躍,觸地而出也。火在南方,南方者,陽在上,萬物垂枝。火之為言委隨也,言萬物佈施。火之言化也,陽氣用事,萬物變化也。金在西方,西方者,陰始起,萬物禁止,金之為言禁也。土在中央,中央者土,土主吐含萬物,土之為言吐也。何以知東方生?樂記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土所以不名時也,地,土之別名也,比於五行最尊,故不自居部職也。元命苞曰:「土無位而道在,故大一不與化,人主不任部職」。

自虎通把「五行」的「行」字,視之為「天行氣立義」,解釋為「運動、流轉或變遷」的意思。水是屬於陰氣運動的存在方式,它的特性是「任養萬物」。自然界中,水滋潤萬物而無所偏袒,從而引申為準則,故謂「水之為言准也,養物平均有準則也」。木是由陽氣運動而有的存在形式。木是由陽氣運動而有的存在形式。木是「觸」的意思,謂「陽氣動躍,觸地而出也」,表示陽氣活躍之意。火也是陽氣運動的另形式,火是「委隨」義或指「萬物的變化」。金是陰氣運動而存在的形式,這種陰氣的活動結果,使萬物開始收斂起來。最後,土是一種陰氣運動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它的功能是「吐含萬物」。「氣」的五種運行與存在形式,水顯著於北方,木顯著於東方,火顯著於南方,金則顯著於西方。這是與中國的氣候有關。

根據「自虎通」的五行篇,則五行乃指借著陰陽二「氣」的運動而存在的五種形式。如果把「氣」解釋為宇宙的基本物質,那麼,陰陽是對這些宇宙物質的一種劃分,而五行則又是另一種劃分的方式。在這個一意義下,按照《白虎通》的五行說,則五行也是氣的存在形式。然而五行又從何而來呢?《白虎通》說:

「始起先有太初,然後有太始,形兆既然,名曰太素。混沌相連,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然後判清濁。既分精曜出布,庶物施生。精者為三光,號者為五行。……故幹鑿度云:『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陽唱陰和,男行女隨也」。

這裡企圖把現實世界的形成過程分為幾個階段,最初的三個階段分別稱為太初、太始和太素。但無論在太素之前或之後,都沒有交代。關於形成的過程,有幾個問題極不清楚:(1)氣如何始于太初?又如何變成「形」與「質」?(2)「質」究竟指什麼而言?(3)五行如何出現?對於這些問題,白虎通沒有解答。差不多一千年後,朱熹在編《近思錄》時引用周濂溪的話: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從這段引文中,可見對於五行問題的處理,一點也沒有嚴謹的進展和突破,周子只以「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這麼一句話,就把問題略過去了。並沒有像西方哲學家與科學家們尋根究底地追尋下去。這就是中西文化一個基本的分冶。

西方文化重視抽象思維的絕對性,明確性,準確性和不可取代性;重視辯論的分析法,分解性,和最後的綜合性,還原性。重視思維邏輯的推進性。他們盡力從實際上不可分之處設法抽象出可分的方面,層次和結構等。例如從物質中分析出分子及原子,又再在其中分解出電子、核子等元素。相對地,中華文化重視思維觀念的相對性,含蓄性,模糊性,可代換性。傾向描繪的整體性,籠統性,和最後的喻言性,類比性。傾向思想意象的循環性,從籠統到籠統,從混沌到混沌,永遠在比喻,類比,象徵中展示思想。中西文化的思維方式雖然不同,但並不存在不可解的矛盾,它們只是代表著兩個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而已。

6.陰陽五行思維于現代管理的應用
如上述,陰陽五行是中華文化裡一種傳統的思維架構,其中蘊含著寶貴的智慧。近代有學者成中英教授把它應用於管理學,創“C理論”。他把五行與管理的功能分為:

土:具有一切的功能,因而在管理中代表決策、思考計畫、統合的作用。
金:具有剛健主動的功能,因而在管理中代表控制、主宰、裁決、推動的作用。
水:具有變化不拘的功能,因而在管理中代表應變、競爭、 開拓、生成的作用。
木:具有生長發展的功能,因而在管理中代表生產、製作、成長、創新的作用。
火:具有融合凝聚的功能,因而在管理中代表人事、協調、溝通和諧的作用。

並且把他們的特性定位為:
土:居中心地位。Centrality (C1)
金:控制性。Control (C2)
水:變化性。Contingency(C3)
木:創造性。Creativity(C4)
火:協調性。 Coordination(C5)

成教授進一步把它們的關係概括為“C理論”,如圖7:

 


圖7:成中英的管理學“C理論”

在以西方文化與理論為主的管理學學術界中獨樹一幟,為弘揚中華智慧,卓有成就。

 

7.結論:陰陽五行思維應重新探討與定位
而自漢代始,陰陽五行的概念已深深地浸入中華文化的骨子裡,影響著中華民族及其知識份子的思維。反映在曆法、文學作品、音律、藝術與軍事等領域上。其中最複雜而精微的,要數命理學(祿命學)與玄學中各式各樣的術數,應用於對人事、國運等吉凶的預測。其後流傳的八字論命、文王易占、奇門遁甲、風水命理、鐵板神數等,其哲學與推理基礎,皆源於此。雖有謂“靈驗如神”者,但畢竟良秀莠不齊,江湖術士、不學無術、濫竽充數者眾,遂使不明者誤解“陰陽五行”為迷信荒謬之說,實在並不公允。

近代學者如成中英教授,用陰陽五行應用于現代管理,在以西方文化為支柱的現代管理學來說,是一個創新的嘗試,也是中華文化復興的一股清流。在現今國際形勢中,中國正在逐漸崛起的當兒,如《易道》波浪哲學所示,中華智慧經過世紀來的沉寂,也必將隨之而起,重展光輝。其中陰陽五行的思維系統,更值得學者們重新探討與定位,為人類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8.參考書目:

  1. 錢賓四先生全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19985月)
  2. 中國文化叢談,錢穆著(臺灣三民書局,1969年初版)
  3. 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輪,謝松齡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9年1月)
  4. 陰陽五行及其體系,鄺芷人撰(臺灣文津出版社,1998)
  5. 《陰陽五行的來歷》,梁啟超 (《古史辯》)
  6. 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星說探源,艾蘭、汪濤、范毓周主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7. 新易學,溫振宇著(華夏出版社,1994)
  8. 中國系統思維,劉長林著
  9. 《左傳》
  10. 《尚書》
  11. 《國語》
  12. 《周易》
  13. 《C理論》,成中英

六慧管理

 

 

 

 

 

 

 

 

 

 

 

 

 

 

 

 

 

 

 

 

 

 

 

 

 

 

 

 

 

 

 

 

 

 

 

 

 

 

 

 

 

 

 

 

 

 

 

 

 

 

 

 

 

 

 

 

 

 

 

 

 

 

 

 

 

 

 

 

 

 

 

 

 

 

 

 

 

 

 

 

 

 

 

 

 

 

 

 

 

 

 

 

 

 

 

 

 

 

 

 

 

 

 

 

 

 

 

 

 

 

 

 

 

 

 

 

 

 

 

 

 

 

 

 

 

 

 

 

 

 

 

 

 

 

 

 

 

 

 

 

 

 

 

 

 

 

 

 

 

 

 

 

 

 

 

 

 

 

 

 

 

 

 

 

 

 

 

 

 

 

 

 

 

 

 

 

 

 

 

 

 

 

 

 

 

 

 

 

 

 

 

 

 

 

 

 

  Copyright
最新消息 | 本會簡介 | 課程及講座 | 講者簡介 | 成為會員 | 智理出版 |下載區 | 文獻 | 聯絡我們
c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