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本會簡介課程及講座 講者簡介成為會員 智理文化出版下載區文獻聯絡我們

《講中講西論壇》之「中西教育重新思考」(2017年4月7日)——Annie

 
facebook
歡迎瀏覽學會社交網

近百多年來,香港華洋雜處,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樞紐,因而孕育出饒有特色的香港文化。張惠能會長提綱挈領,點出是次講題對於香港是別具意義的。他指出,中西學問的分歧在於所追求的終極價值各異。西方追求的是絕對真理,這是即使沒有人類存在都成立的真理;因而發展出強調理性思考、邏輯等學問。而中國學問卻恰恰相反,其終極價值在於人;因而開出歷史、文學等以人和心靈為中心的學問。

岑逸飛老師在比較中西方教育時指出,中國人旨在培育人的品德與修養,因而重視教育的手段;至於西方人,則重視啟發人的內在潛能。由於兩者的焦點不同,所發展出來的面貌便截然不同。岑老師認為,若論對於教育的認識,中國人可稱得上是專家,這可從《禮記・學記》窺豹一斑。這篇文章談及的種種教育問題,剛巧與香港目前的教育問題對應。所以他高度推薦教育工作者閱讀,借此重新思考教育的理念、手段與過程。譬如:為師之道,乃「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另一方面,「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讀音「遜」),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故此,把握適當時機,循序漸進去教導是教育的關鍵。

只不過,目前中國與香港教育的普遍現象是怎樣的呢?岑老師引述了多位教育權威的見解。其中,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資中筠指,當代中國教育欠缺了「良心、良知和邏輯」;而錢理群教授則認為,現時大學都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反觀,西方的當代教育面貌又如何呢?岑老師提到前耶魯大學校長理察・萊文的話:「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萊文認為: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獨立思考、時時刻刻的自我覺知、終身學習的基礎、獲得幸福的能力。另外,《大學的觀念》的作者約翰・紐曼曾說:「只有教育,才能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說服力,鼓動時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教育能讓人信服地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正如張會長一開始提到,中國學問的終極價值在於人。岑練英教授正正提出尊師重道和仁義道德意義之重要性。

岑教授指出,韓愈對後世教育有深遠影響的文章除了《原道》之外,另一篇是《師說》。顧名思義,《師說》就是解釋為師之道及尊師重道的好文章。文章開宗明義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以上所引短短的一段話,雖是文言文,但意思並不深。主要指出做老師的人,必須以誠意正心的態度對學生履行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讓學生在德與才方面獲得豐富的學識。為了教與學之間有良好的成效,學生必須時刻表現出尊師重道的精神。古語有一句流行的說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今日人格教育已經淪落到令人擔心的時代,社會上下,長幼都應對此作深入的反思。岑教授十分相信,我們炎黃子孫若人人都能做到此,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重見中華民族的光榮。

岑教授覺得今時今日的香港,對中西教育的問題的確值得我們重新思考。他提出長久以來香港教育當局都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年輕人的人格教育。他說,我國傳統的價值觀,老百姓不論貧富,都希望子女在成長過程中,能成為在家是佳子弟,在校是好學生,在社會是好公民。他又說,相信這三大願望即使在今時今日,凡為人父母者,都樂於繼續擁有。只可惜風氣所趨,教育當局的掌權者,一切措施與主張,皆以西方理論唯馬首是瞻,終日只知口誦心惟,強調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權這些已日見質變的所謂普世價值。課堂內外絕難聽到校長和老師講授尊師重道的意義和做人處世應本的仁義道德精神。他引述韓愈的文章《原道》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

博愛之謂仁:可用孟子的說話作解釋。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第一個「親」字為動詞,就是愛的意思;「仁」字是推己及人的愛。所以全句的意思是說,由愛護你至親的人開始,推而及於愛護所有人;由愛護所有人,推而及於愛護萬物。這就是孔孟所提倡的「一視同仁」,由親而疏,由近而遠的大愛。

行而宜之之謂義:宜,適宜。合符的意思。全句之意是說一個人的行為合符「仁」的要求,即表示他的生活態度已適合「義」的標準。

由是而之焉之謂道:本句的「是」字,是指 「仁」與「義」的要求。第一個「之」字表示「往」。全句的意涵是說,由「仁義之門」前往,前面便是做人處世人人都行得通的大道。

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一個人能按著前面「仁」,「義」,「道」三方面的要求不斷努力,好好學習,直至個人的修養相當到家,生活上對事對人知先後輕重,事事能以公平合理,中庸之道看待,這種境界,可以稱得上已合符「德」的要求。

大家試從整體想一想,在社會上,我們每個人都具備仁、義、道、德的修為,我們的生活是否可以達到:自由中見秩序,秩序中見自由;進取中能和諧,和諧中能進取的境界?

岑教授說:「我敢信,到了這個時候,自由、平等、民主、人權,這些人人嚮往的普世價值,必會重放光芒!」

 

 

 
  Copyright
最新消息 | 本會簡介 | 課程及講座 | 講者簡介 | 成為會員 | 智理出版 |下載區 | 文獻 | 聯絡我們
cws